(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近日,针对有报道称上海消费者在标有“中国黄金”字样的珠宝首饰店购买产品后发现质量问题,中国黄金集团上海黄金有限公司召开说明会,称此“中国黄金”非彼中国黄金,并且对所有中国黄金正规渠道销售的金条、首饰产品品质作出保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由于“中国黄金”四字在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而中国黄金集团对此四字申请商标保护尚处受理阶段,因此被不少商家搭了顺风车。目前,在上海市场,店名中带有“中国黄金”字样的就有数十家。
“中国黄金”被搭顺风车
此前,有报道称,在带有“中国黄金”字样的珠宝店购买产品后出现质量问题,并且不向消费者提供发票。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黄金集团上海黄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黄金绝不会做任何掺假造假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中国黄金的每一根金条上都有唯一的编号,质量证书也有相对应的产品编号,并标明产品的成色、重量、购买日期、地点、发票代码等。”公司还特别在上海地区开通400服务电话,同时公司也正在与执法部门沟通,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公司市场部的一份调查显示,上海市场带有“中国黄金”字样的珠宝店达到四、五十家,而打着“中国黄金”旗号的公司超过30余家,它们大多在香港或深圳申请注册,门店选址往往临近中国黄金门店,并且价格比中国黄金的售价偏低。
究其原因,张军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中国黄金”名号在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而公司“中金”二字已有商标保护,但对于“中国黄金”四字的商标注册尚在受理中,因此不少企业在这其间钻了空子。
“中国黄金目前还没有与这些企业进行直接的交涉,有一个很大的限制,就是“中国黄金”的商标还没有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准。”张军表示。
律师:可启动保护机制
上海市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许文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期确实发现市场上若干标识“中国黄金”的珠宝首饰店存在经营不规范、恶意竞争和涉嫌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但大型国有企业和银行原料都直接来自上海黄金交易所,加工工厂也定期出具报告,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会进行检验,掺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下月起,行业协会将协同监管部门对全市金饰品质量和商家服务情况展开全面抽查。”许文军说。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游云庭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黄金”这种字号对于企业来讲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比较容易“一炮走红”,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然而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被其他商家“搭顺风车”,消费者也容易混淆。
游云庭表示,依据现行的《商标法》,“中国黄金”申请商标保护可能相对难一些,但企业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启动装潢保护。
“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店面的装潢,通过特殊标识来强化品牌,这样除商标以外也是一种保护。”游云庭表示,或者企业也可以申请副品牌,在初期将副品牌和主品牌放在一起使用,等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之后再弱化主品牌强化副品牌,这也是除了商标保护外的一种有效方法。